找到相关内容1792篇,用时3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试论传统文化中的禅精神

    先天地生,寂兮寥兮,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下殆,可以为天下母。吾不知其名,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反。故道大,天大,地大,王亦大。域中有四大,而人居一焉。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...

    沈诗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1367832.html
  • 试论慧能南禅在岭南传播及影响

    定而现诸威仪是为宴坐,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是为宴坐,心不住内,亦不在外,是为宴坐,于诸见不动而修行三十七道品是为宴坐,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。若能如是坐者,佛所印可。”(鸠摩罗什译《维摩经·弟子品》)...

    达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2467841.html
  • 佛教常用器物(2)

    梯橙锡杖经中略说:‘佛告比丘:汝等应受持锡杖。所以者何?过去现在未来诸佛皆执故。又名“智杖”,彰显圣智故。亦名“德杖”,行功德本故。圣人之标帜、贤士之明记、道法之正幢。迦叶白佛:何名“锡杖”?佛言:锡者...智度论中,也曾提到‘禅趜’。—智度论说:‘菩萨供给坐禅者:衣服、饮食、医药、法杖、禅趜、禅镇。令得好师教诏、令得好弟子受化。与骨人令观、与禅经令人为说禅法。如是等三十七助道法因缘’。 禅带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2867915.html
  • 萨千·贡嘎宁波生平、事业简介

    绝不能像狗遇到肺、肉一般任意受别人的摆布。”此后,逐渐授其教诫。在此住了一年多的时间,请教语诀。因喇嘛恭却嘉波是喇嘛赛之上师,故把所有重要的语诀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。他在此地总共闻习《九道法》、《二十五...

    贡嘎宁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1267947.html
  • 宋僧慈觉宗赜新考

    法味资神六通具足。三十七品助道法应念圆  成,三十二应随类身遍周尘刹。周旋五趣普被诸根,  不动一心遍行三昧。洒定水于三千,出众生于火宅。  自利利他,皆悉圆满。然则唯心净土自性弥陀,盖解  脱之要门...

    侯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3468074.html
  • 元代大圣寿万安寺知拣事迹考

    总录》;他一生力弘佛教华严宗,使宝集寺华严法脉流向四海,在海内出现了十六大分刹;忽必烈对他十分宠重,多次向他访向道法;他佛学造诣高深,赢得了“三学都坛主”的学衔;他宗教政治地位极高,曾担任大都路的“...

    黄春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2468215.html
  • 现代意境理论的禅趣

    烦闷人生,道法自然的恬淡心态,也都深含相对观念,不乏对道学、禅学精义的发挥,充分展开了“相对”所蕴含的无穷的睿智与机趣。  强调以有限笔墨表现无限意蕴的意境理论,是华夏民族的诗心、文心所在,是对世界...

    黎荔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3368530.html
  • 仓央嘉措写作情歌真伪辨

    主人公分明是一个只知寻花问柳、花天酒地、堕落腐化的纵绔子弟,又哪是权高位重、道法高深、执掌一教的达赖喇嘛?当然,有的学者说这是作者自身阶级的局限性使然。但是仅以自身的阶级局限性来解释,难免有教条主义的...

    蓝国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91168817.html
  • 三宝皈依法

    (2)按作用分类。佛的作用是传授道法;法的作用是断除苦和苦根烦恼;僧的作用是弘扬大道正法,使众生受益。   (3)按志趣分类。这主要是说皈依者的志趣和努力方向。对佛的皈依志趣,重在种福田,敬重供养;对...

    多识·洛桑图丹琼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3068895.html
  • 神会的顿悟禅思想

    空,不著(我),即不取无我”,是指在宗教实践中实现“不二中道”行。神会引用《维摩经》所说的“不二法门”说明中道实践行。《坛语》说:   《(维摩)经》中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,种种运为世间。不于事上生念,是定慧双修,不相去离。[71]   这里所引的“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”一句出自《维摩经·弟子品》第三。原文对“宴坐”解说时说:“不必是坐,为宴坐也。……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,是为宴坐。……不断烦恼而入涅槃...

    月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4068907.html